陜西省科學院組織專家對“秦嶺生態系統監測技術體系研發與應用技術”進行成果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 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4-01-16 15:08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陜西省科學院組織專家對“秦嶺生態系統監測技術體系研發與應用技術”進行成果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 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概要描述】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4-01-16 15:08
- 訪問量:
2023年11月4日,陜西省科學院組織專家對“秦嶺生態系統監測技術體系研發與應用技術”進行了成果鑒定。專家組在陜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溝保護站聽了項目負責人陳怡平對項目基本情況匯報、技術研發負責人李麗萍的研發成果匯報、張樂的項目建設情況匯報,并進行質詢和現場核查。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專家組形成以下意見:
一、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溝集成構建了多學科交叉的“秦嶺生態系統安全監測平臺”,融合了生態學、植物學、動物學和地理信息對信息技術科學的實際需求,綜合進行前端傳感器設計,系統性、實時性、連續性地采集生態監測數據。
二、通過協同計算、智能識別、數據融合等技術手段,創新了樣方內植被監測智能算法、指示植物監測智能算法、野生動物智能監測算法、火點檢測智能算法、森林火險等級預警算法、病蟲害預警算法在生態安全方面的實際應用。對多源數據進行算法加工,實現了專項監測(植被生長監測、野生動物監測、指示植物監測、水環境監測、火災監測及預警、病蟲害監測及預警)、監測數據管理(實時數據觀測、歷史數據展示)等功能,分析展現監測區域生態安全綜合態勢。
三、系統使用多源數據信息和創新研制的評估模型,構建了生態安全預警和評估體系。面向行業專家業務需求,利用大數據分析對預警事件危害程度進行自動評估,構建了火災、病蟲害、動物活動監測預警系統;通過對監測范圍內的動物、植物、環境、災害等信息融合加工,建立了生態安全評估模型,輸出監測區域的生態安全指數,為生態安全管理提供了智能化技術支撐,也為快速應對極端生態事件提供了決策依據。
三、本項目結合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際需求,通過技術創新及多物種、多因素融合監測預警手段,全面提升了野生動物監測水平、指示植物監測水平及生態安全管理水平。“秦嶺生態系統監測技術體系研發與應用”填補了秦嶺生態保護對硬科技需求的這一空白區域,對維護秦嶺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專家組一致認為,天和防務“秦嶺生態系統監測技術體系研發與應用技術”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